1.万定荣, 江燕, 陈科力. 近红外光谱用于卷柏属药用植物种下类型鉴别与种间关系探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23 (11):967-970.
2.徐燃, 赵莉,万定荣. 凹叶景天的生药鉴定研究.中药材. 2008, 31(5):660-662.
3.万定荣, 徐燃,汪玉娟. 近缘种药材垂盆草与佛甲草的比较鉴定.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3):201-204.
4.万定荣, 陈科力,王兵娥. 10种卷柏属植物茎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分类鉴定意义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26(4):343-349.
5.徐燃, 刘学群,万定荣. 铁刀木的生药鉴定研究.中药材. 2008, 31(7):974-977.
6.万定荣. 鄂西民族药研究大有可为.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13(2): 33-35.
7.范晓磊, 万定荣, 叶丛进. 卷柏属药用植物的HPLC指纹特征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20):2102-2106.
8.万定荣. 垂盆草及其同属(景天属)药用种的民族医疗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8).
9.万定荣. 中医处方用药的几个问题. 时珍国医国药. 2007,(4):1000-1001.
10.万定荣, 刘学群. 关于我国民族药材标准及其研究制定的若干思考.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22(12):11-14.
11.万定荣,赵莉,陈科力. 10种卷柏属药用植物的红外光谱鉴别及部分种间亲缘关系探讨. 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6(3):23-26.
12.万定荣. 药材检验中某些技术与方法性问题探讨.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 (17):1825-1826.
13.万定荣, 范晓磊, 陈科力. 江南卷柏的解剖与HPLC指纹图谱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11):1094-1095.
14.程旺元,刘学群,万定荣. 傣药“哥嘎”的生药鉴定研究.中药材.2007, 30(10):1224-1226.
15.李娟, 万定荣, 陈科力. 8种卷柏属药用植物的RAPD分析.中药材. 2007, 30(4):403-406.
16.程旺元,刘学群,万定荣. 傣药“锅砂”的生药鉴定. 中药材.2007, 30(2): 155-157.
17.万定荣, 范晓磊, 陈科力. 5种药材(卷柏科)的显微与薄层色谱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26(2):125-128.
18.万定荣, 江燕, 陈科力. 异穗卷柏的解剖与近红外光谱鉴定研究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6,24(3):250-252.
19.万定荣, 陈科力. 薄叶卷柏及其变异类型的鉴定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2006,41(5):338-340.
20.向梅先,苏汉文. RP-HPLC法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时珍国医国药. 2008(8).
21.向梅先,苏汉文,周本红. 红廖果实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12).
22.向梅先, 苏汉文, 杨光忠. 牛黄前列清栓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6): 706-707.
23.向梅先, 苏汉文. 正交实验法优选前列清栓的提取工艺. 中药材. 2006,29(2): 189-191.
24.徐玲玲,程玉洁,李劲. 复方二精灵多糖对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8,22 (2): 124-128.
25.吴刚,陆宇,梅之南. 傣药坡扣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2 :53-54.
26.陈世敏,胡盛,李效宽,梅之南. 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研究.
27.张倩睿,梅之南,杨光忠,肖玉秀. 白花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28.梅之南,杨建科,李效宽,李芸芳. HPLC法测定灵丹草软胶囊中臭灵丹酸.
29.梅之南,程玉洁,徐玲玲,李芸芳. 灵丹草软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30.赵应红,林艳芳,梅之南. 傣药雅路哈巴布膏的研制与质量控制.
31.梅之南,赵应红.对傣药研究与开发的认识与理解.
32.梅之南,孙先明,李效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止咳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33.梅之南,赵应红,李效宽,张倩睿. HPLC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白花丹的不同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
34.赵应红,李效宽,梅之南. 正交试验优选傣药喉舒宝的提取工艺.
35.李红霞,陈玉,梅之南,杨光忠. 灯心草化学成分研究.
36.李芸芳, 李效宽, 杨光忠, 俞昕. HPLC法测定灵丹草颗粒中洋艾素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2006, 26 (10): 1421-1422.
37.钟芳芳,李芸芳,陈玉,杨光忠. 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5(1):40-42.
38.杨光忠,陈玉. 抗HIV天然产物Calanolide A及其类似物的合成进展.有机化学. 2007,27(6):685-695.
39.田学军,李红霞,陈玉,王晓琼,杨光忠. 灯心草化学成分的研究(II).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21-2122.
40.李红霞,邓铁忠,陈玉,冯慧瑾,杨光忠. 灯心草酚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药学学报. 2007,42(2):174-178.
41.胡盛,陈世敏,杨光忠,梅之南. 赤参水提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影响.
42.李红霞,钟芳芳,陈玉,杨光忠. 灯心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0(2):205-208.
43.杨光忠, 李春玉,李援朝. 雷公藤新三萜成分的研究. 有机化学. 2006, 26 (11): 1529-1532.
44.杨光忠,陈玉. 雷公藤氯内酯醇研究进展. 中药材. 2006,29(2):200-203.
45.杨光忠,李援朝. 雷公藤抗肿瘤三萜成分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4):19-22.
46.杨光忠,陈玉,王晓琼. 毛蕊异黄酮2D-NMR的研究. 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5(3):36-38.
47.戴康,王晓红. 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化合物分子的血脑屏障通透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226-228.
48.戴康,王晓红. 神经网络在药物动力学评价方面的应用. 医药导报. 2007,26(9):1048-1049.
49.戴康. 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预测苯取代物的毒性. 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32-35.
50.邓旭坤,蔡宝昌,殷武,刘陶世,孙靓,李伟东. Brucine对Heps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的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22(1):35-39.
51.邓旭坤,蔡宝昌,殷武. 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对比研究. 中草药. 2006,3:389-393.
52.邓旭坤,蔡宝昌. 马钱子治疗癌性疼痛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中药材. 2006,29(2)197-200.
53.邓旭坤,吕晓宇,蔡宝昌. 麦麸粒径对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5):678-679.
54.邓旭坤,吕晓宇, 蔡宝昌. 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的比较.中国新药杂志. 2006,12:963-967.
55.邓旭坤,蔡宝昌,徐珊,吕晓宇. 顺铂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的比较. 解剖学报. 2006,(5):535-540.
56.王灿,陈素,刘向明. 龙血素B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辣椒素诱发的电流反应.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23(2):211-214.
57.艾海明,尹世金,刘向明. 滤波技术在测量生物神经放电信号峰峰间期的应用. 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6(1):44-47.
58.陈素,刘向明. 血竭及其成分龙血素B影响背根神经节细胞钠离子通道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23(6):1172-1176.
59.刘向明,陈素,张玉霞,张凡. 血竭对背根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电流的调制及其药效物质的确定.中国科学 C 辑:生命科学. 2006,36 (1): 76-85.
60.葛月宾,谢莉萍,张荣庆.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的含量.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5): 369-372.
61.金兰,葛月宾,罗桂花,丁莉,陈志. 椭叶花锚醇提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7, 18(5): 345-346.
62.葛月宾,陈大为,谢丽萍,王洪钟,张荣庆. 大豆苷元-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24): 2039-2041.
63.徐燃, 刘学群,万定荣:傣药“锅麻过”的生药鉴定研究.中药材(核心),2009,32(1)
64.万定荣. 我国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思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核心),2009,29(1):68-69
65.任恒春,万定荣,邹忠梅.血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核心),2009,34(2):183-185
66.赵莉,徐燃,万定荣(通讯作者).不同产地与采收期垂盆草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权威). 2009,24(3):361-363
67.王德彬.表达含前S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重组CHO细胞株的建立和特性检测,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68.王德彬.链球菌制剂对NOD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预防作用,第一作者,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第13期
69.王德彬.链球菌制剂对NOD鼠脾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第一作者,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
70.王德彬.链球菌制剂对链脲霉素诱导小鼠高血糖作用的影响,第一作者,医药导报,2009年第7期
71.温秋玲,方旭兵,戴康,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烷胺类化合物对5-羟色胺受体的亲和性。医药导报,2009
72.王德彬,卢海蓉,戴康,链球菌制剂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高血糖作用的影响。医药导报,2009,28(7):pp835-837.
73.葛月宾,马燕.大豆苷元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性研究.中药材.2009(已接收)(中文核心)
74.葛月宾,王丽君,谢晓敏,廖矛川.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17(3): 68-69.
75.向梅先,杜小青等血三七活性部位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76.谭立春,覃宇松,向梅先(通讯作者),RP-HPLC法测定胃胀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09.4.28-29
77.刘环相,宋金春,向梅先(通讯作者),大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78.刘钊,杨占秋,肖红,中药大青叶有效单体抗柯萨奇病毒作用,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2009,28(2),41~45
79.刘钊,杨占秋,肖红,中药大青叶有效单体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8),126~128
80.刘钊,杨占秋,肖红,中药大青叶有效单体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金宝搏188手机端学报,2009,
81.刘钊,刘婧,刘媛,杨占秋,杨光忠,天然口山酮化合物抗柯萨奇病毒B5作用的初步观察,华西药学杂志
82.徐婧,《两种不同终止子在转基因鲤鱼中的促生长效应》,遗传,2009
83.杨天鸣,畲药算盘子闪式提取物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草药,40(6):872-874(2009)
84.杨天鸣,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黄芪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化学与生物工程,26(2):73-75(2009)
85.杨天鸣,熟地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化学与生物工程,26(4):70-73(2009)
86.杨天鸣,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化学与生物工程,26(5):75-78(2009)